2015/05/13

講座:"【談文史的日子 TaiWednesday】 課綱微調中的那隻黑手" 之 聽完後想說點話

今天去聽談文史的日子所辦關於課綱微調的講座,讓我很想講出以前就一直想講出的話。


以前的歷史跟"國"文課真得TMD太多內容是根本不需要的東西。

歷史課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在詳細的講中國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,但絕大部分跟我們的生長之地根本無關啊,根本不需要非常清楚的了解安史之亂(隨便亂舉的)或之類的細節啊!"國"文課則是背了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古文,但重點是要讓學生能用寫作來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情感等吧!一篇文章若都在引經據典而沒有自己的想法存在的話,怎麼能算是篇好文章呢?(想到高中搭捷運常在抱佛腳背文言文真心覺得fucking waste of  time。還有阿媛不要打我XD)

身為一個從沒認真讀文史的理工科(已畢業)學生,若"國"文課能夠多點篇幅教導本土文學,甚至在些本土語言(台語,客家語,原住民語..),並且多點"討論"而非只是"背誦"的內容,那"國"文課必定會讓更有趣並且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。

至於歷史課,若學習歷程能以臺灣為出發點,逐漸擴散到週邊及全世界,應該才更符合生活在這座島嶼上的人們啊。例如說:
1. 臺灣史
2. 臺灣週邊國家與島嶼的概略歷史(中國,朝鮮半島,日本,沖繩,菲律賓..),並說明臺灣與這些國家或島嶼的交流及其影響
3. 概略的世界史,以及幾個國際重大事件中臺灣所扮演的角色

每個地方/國家的文學歷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,我說的並不是要屏棄他們,而是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學習優先順序。對於那些離我們生活比較遠的,在基礎教育中應該只要了解概略就好,真的有興趣到大學來精進也不遲吧!

誠摯的希望未來歷史"國"文課能朝這方向前進,但在臺灣這些東西太容易牽扯政治而變得很難搞。我可以大聲的說這些其實跟我都沒關係,但怎樣的教育會養出怎樣的下一代,想到就覺得可怕。還好有這麼多團體願意走出來行動,感謝你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